原標題:中國人口總量持續增長 仍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吳倩)中國國家統計局11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了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情況。數據顯示,中國人口共141178萬人,中國仍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國。過去10年,中國人口保持低速增長態勢。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全國人口共141178萬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的133972萬人相比,增加7206萬人,增長5.38%,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長率0.57%下降0.04個百分點。
中國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認為,從這次普查結果看,當前中國人口總量仍居世界第一,過去10年人口保持了繼續增長態勢,主要是三個方面因素起作用:“第一,我國人口保持了一定水平的慣性增長。我國人口基數大,目前育齡婦女還有3億多人,每年能夠保持1000多萬的出生人口規模。第二,生育政策調整取得積極成效,隨著‘單獨二孩’‘全面兩孩’政策的實施,出生人口的數量是快速回升的。第三,人口的預期壽命持續提高!
在年齡構成方面,0至14歲人口為25338萬人,占17.95%;15至59歲人口為89438萬人,占63.35%;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402萬人,占18.70%。與2010年相比,中國少兒人口比重回升,生育政策調整取得了積極成效。寧吉喆認為,總的看,中國勞動力資源依然充沛,“普查的結果還顯示,我國16-59歲勞動年齡人口為8.8億人,勞動力人口資源仍然充沛。我國人口平均年齡通過這次普查了解到是38.8歲?偟目,依然年富力強。美國最近公布了最新的人口普查數據,平均年齡是38歲,和我國的水平差不多!
普查數據顯示,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達到18.70%,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達到13.50%。寧吉喆表示,人口老齡化是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也是今后較長一段時期中國的基本國情,這既是挑戰也存在機遇,“比如,人口老齡化從挑戰方面看,將減少勞動力的供給數量、增加家庭養老負擔和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的壓力。同時也要看到人口老齡化促進了‘銀發經濟’發展,擴大了老年產品和服務消費,還有利于推動技術進步。這都帶來一些新的機遇。而且,在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中,60-69歲的低齡老年人口占55.83%,這些低齡老年人大多具有知識、經驗、技能的優勢,身體狀況還可以,發揮余熱和作用的潛力較大!
從人口地區分布來看,東部地區人口占39.93%,中部地區占25.83%,西部地區占27.12%,東北地區占6.98%。寧吉喆表示,2020年,東北三省總人口9851萬人,接近1億人,規模依然較大,但比10年前減少了1101萬人。東北地區人口的減少,受到自然環境、地理環境、人口生育水平和經濟社會發展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皷|北在我們國家處于高緯度地區,冬季相對漫長且寒冷,一些東北人口向比較溫暖的南方遷移流動,這也是全球許多國家人口遷移流動的趨勢性特征,歐洲、美國都有這種現象。此外,受生育觀念、生育行為等因素的影響,東北地區的人口自然增長率長期低于全國平均水平。還要看到東北地區經濟正處于結構調整的攻堅期,沿海一些經濟發達省市多樣化的發展機會和就業前景,對其他地區包括東北地區的人口有較大的吸引力!
此外,在性別構成方面,男性人口為72334萬人,占51.24%;女性人口為68844萬人,占48.76%,中國人口的性別結構持續改善。在受教育程度方面,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口為21836萬人。與2010年相比,每10萬人中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為15467人,受教育狀況的持續改善反映了10年來中國大力發展高等教育以及掃除青壯年文盲等措施取得了積極成效,人口素質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