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對臺貿易壁壘調查引發ECFA存廢疑慮 國臺辦回應
中新社北京4月26日電 (記者 李雪峰 楊程晨)大陸對臺灣實施貿易壁壘調查引發島內各界對于《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存廢的疑慮,國務院臺辦發言人朱鳳蓮26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對此作出回應。
她說,ECFA是為推動實現兩岸經濟關系正;、制度化及自由化達成的特殊安排。但一段時間以來,民進黨當局不但不采取切實舉措解除對大陸歧視性貿易限制,還不斷變本加厲,以各種借口和手段,阻撓破壞兩岸交流合作,這只會壓縮臺灣經濟的發展空間,直接損害廣大臺灣同胞的切身利益。
有記者問,大陸表達希望兩岸和平交流、合作發展,近日宣布對臺實施貿易壁壘調查,是否會造成“誤傷”兩岸民間互信的疑慮?“你提到的是兩回事!敝禅P蓮回應,沒有所謂“矛盾”或“誤傷”的問題。
她指出,調查是因為臺當局長期單方面限制大量大陸產品輸入,損害大陸相關產業和企業利益,同時也損害臺灣消費者利益。兩岸在非歧視原則下公平貿易更有利于推進兩岸貿易良性發展,更有利于兩岸產業和企業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大陸歡迎并積極支持兩岸工商界和產業界加強交流合作,為推動兩岸經濟交流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發布會上,有多個提問涉及貿易壁壘調查,并提到大陸宣布該措施的“時機點敏感”。朱鳳蓮強調,臺灣當局長期單方面大量限制大陸產品輸入,這是客觀事實。商務部依據世貿組織非歧視原則和大陸有關規定,就臺灣地區對大陸貿易限制措施進行貿易壁壘調查,完全正當合理。
海關總署公布,今年一季度,兩岸進出口貿易總額同比減少26.5%。島內最新數據顯示,臺灣一季度出口同比減少19.2%。有分析認為,民進黨當局配合美國企圖對大陸“脫鉤斷鏈”、打壓封堵兩岸經貿的錯誤政策,已出現反噬惡果。
朱鳳蓮對此回應稱,民進黨當局一方面限縮打壓兩岸經貿及各領域交流合作,為兩岸正常經貿和人員往來設置諸多障礙;另一方面貼靠配合美西方反華勢力,拱手相讓島內核心優勢產業,臺灣技術人才和經濟財富大量流失。他們這樣做使得島內經濟增長緩慢、出口減少、物價上漲、貧富差距擴大等問題愈加凸顯,嚴重損害臺灣同胞利益。(完) 【編輯:劉湃】
編輯:水中魚